艺术源于生活,20首最具生命力的诗词,捕捉人间气息、画面感满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09:00:04    


0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这首诗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将自然之美与人类劳动的和谐融为一体。采莲女的形象隐约在诗中,她们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仿佛是风中摇曳的荷花仙子。当歌声飘荡在池上,人们才惊觉她们的存在,这种神秘与幽雅的意境令人陶醉。

02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如将春日的篱落小径、树头新绿、儿童嬉戏和黄蝶飞舞的情景生动展现。美丽的菜花更添诗意,呈现出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

03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一个少女在浓露中蹴罢秋千,慵懒地整理着纤纤细手。她香汗淋漓,浸湿了薄薄的衣服。当看到有客人进来,她含羞地回避着,尽管金钗滑落,她还是匆忙离去。然而,她又不时地回头偷看,透过青梅的掩映,窥视着那个来客。

这不仅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少女画面,更是一首充满娇羞、含蓄、调皮和美好的诗歌。


04

黄菊花繁依旧臞,牡丹叶落恰如枯。

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

——宋·杨万里《早起》

在冰冷的季节里,黄菊和牡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力。蚱蜢尽管被霜冻住了身体,仍然坚持挣扎求生。这幅画面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即使在严寒中也不放弃希望。

05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夏日炎炎,诗人蔡确在车盖亭悠闲地阅读,渔笛声音在沧浪之水萦绕,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他放下手中的书卷,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06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雷震的《村晚》展现了一幅清新、静谧的乡村傍晚景色。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草丰茂、水满陂池、山映落日、牧童归去的情景,呈现出自然、和谐、愉悦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泊宁静的美。

07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描绘了一位春日女子精心打扮下楼赏春的情景,她美丽的妆容与春光相互映衬,然而孤独与忧愁的情感却也流露在诗中。当她走到庭院中,一只蜻蜓飞到了她插玉搔头的花枝上,这一幕美丽而孤独的画面被诗人捕捉下来,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引人入胜的美。

08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径上繁花绽放,千朵万朵的花朵压低了枝头。留连忘返的蝴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娇莺啼鸣,这景象如同一幅生动活泼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09

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宋·杨万里《米囊花二首其一》

此诗展示了春日里花团锦簇的生动画面,鸟语花香,蜂蝶纷飞,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意优美,充满情趣。

10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唐·白居易《采莲曲》

白居易的《采莲曲》描绘了一幅清丽动人的画面,菱叶随着水波荡漾,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小船穿行。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心上人,想要说话却害羞地低下头,结果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情景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令人陶醉。

1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这首诗展示了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泉水的清澈、树荫的柔和、荷叶的生机以及蜻蜓的灵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1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小儿的纯真、无邪和专注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形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小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复杂的纷扰,这种纯真和自然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体验到生活的简单和美好。

此外,这首诗也展现了儿童的好奇心和独立性。小儿对路人招手的行为,既表现了他的聪明和机智,也展示了他对陌生人的好奇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不愿意回应路人的问话,是因为他正在专注地钓鱼,这种专注和热爱的精神让人感到可贵和敬佩。

13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夏日池塘的美丽与宁静,以及小孩子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性格。浮萍的荡漾、小船的漂荡和小孩的喜悦,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小孩子的天真和率真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一份深深的温暖和感动。

1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草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黄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杨柳拂着堤岸,春天的烟雾缭绕。春天的气息让人沉醉,而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归来,趁着东风放飞纸鸢,尽情享受春天的欢乐。

这首诗将自然的美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乡村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大自然的美丽与孩子们的纯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可爱。

15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当牧童意欲捕捉鸣叫的蝉时,他突然闭上嘴巴,站在那里,这一瞬间仿佛时间凝固了,展示出孩子的天真、聪明和专注。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将大自然的美丽与孩子的纯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16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村》

杜甫的《江村》是一首充满闲适、清新、自然的诗。它描绘了夏日江边村落的景象,包括清江曲流、梁上燕子、水中鸥鸟、老妻画棋、稚子作钓等,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诗中的梁上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翔,与水中鸥鸟亲近相依,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老妻和稚子的活动则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和满足。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美和生活情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

17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新雨后的空山,空气清新宜人。夜幕降临,月光透过松树,洒在清泉石上,景色宁静而美丽。洗衣女的喧笑声和渔舟的划水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尽管春天的芳香已经消散,但秋天的山中仍然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这首诗将自然的美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宁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在诗中,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美感和感染力。

18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宋·汪藻《春日》

郊外田野上春水碧绿如镜,渡口旁鸥鸟与人影相映成趣,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桃花娇艳欲滴,含苞待放,洋溢着盎然春意。村庄里炊烟袅袅,客人的衣衫也被晨露打湿,午后鸡鸣声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清新景色,将自然的美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细节,如浮云、春水、桃花、村庄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中。

19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诗中的湖山胜处,有着郁郁葱葱的槐树和柳树,一条小径穿越其中,通向诗人的住所。湖水满溢,白鹭纷纷下落觅食,草地上青蛙鸣叫不断,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品尝着新鲜出土的笋尖,欣赏着木笔花蕾的绽放,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情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感叹着老年时光的流逝,怀念着曾经的朋友和旧时光。在午后的阳光下,谁会与自己共品一杯清茶呢?这种孤独和落寞的情绪,也为诗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色彩。

20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

诗中描绘了雨中的山村,鸡鸣声在远处回荡,溪边竹林茂密,小桥倾斜,溪水潺潺。沿着这条小路,妇女和孩子们互相呼唤着去浴蚕,庭院里栀子花香气袭人。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首和谐宁静生活的赞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美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山村景色、农人活动和栀子花香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家人之间的互动也展现了农家的温馨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