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区:绿电产业引领转型新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25:00    

春日暖阳下,水城区陡箐镇化乐光伏电站的“光伏海洋”波光粼粼,一排排光伏发电板依山势绵延展开,宛如镶嵌在群山之间的“金色铠甲”。这一壮观景象,正是水城区抢抓新能源发展先机,以光伏发电为突破口,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水城区紧跟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从昔日的荒山荒坡到如今的“光伏”沃土,水城区用绿色电能照亮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在化乐光伏电站,总面积达2700亩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2个光伏方阵有序排列,采用高效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交流侧),直流侧装机容量更是高达132MWp。

大唐六盘水新能源有限公司化乐光伏电站主运维工熊建宇介绍,该电站自2024年3月26日首批单元并网以来,当年便完成了68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更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预计上网电量将突破1.4亿千瓦时,年均发电收益约4000万元,创造税收约900万元,同时年节约标准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19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与此同时,水城区另一大光伏项目——杨梅龙井农业光伏电站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位于老鹰山、董地两街道,总投资约3.2024亿元,由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贵州能源集团在水城区264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中的首个投运项目。目前,项目已建成并网17.5兆瓦,累计完成投资71.88%,计划今年5月初实现全容量100兆瓦并网发电。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9637万千瓦时,年产值约3388万元。”贵州能源水城区杨梅龙井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经理余芝江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仅经济效益显著,环保节能效益同样可观,年节约标煤2.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4万吨。此外,项目还带动了当地200余人就业,土地租赁也增加了农户收入,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多重叠加。

截至目前,水城区共有集中式光伏项目27个、总装机270.8万千瓦,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3个、装机23万千瓦,完成首次并网2个、装机20万千瓦。

张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定珲

编辑 谢勇勇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