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踏青、追思逛展……河北清明文旅大数据报告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51:00    

纵览客户端讯 燕赵春色好,清明游正酣。2025年清明假期,河北文旅市场迎来“春暖花开式”增长。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河北省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超10%,保定市、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成为热门目的地。京津冀地区短途游占比显著提升,北京、天津游客占省外客源近五成。

春色满园,赏花经济领风潮

清明时节,河北多地进入“花海模式”。其中,5A级旅游景区衡水湖景区日均接待游客7.77万人次;4A级旅游景区正定古城(包含部分正定景区)和衡水杨屯万亩花海景区分别日均接待游客14.22万人次和2.78万人次。各地结合花期推出汉服巡游、诗词雅集、摄影大赛等活动,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

文化寻根,红色旅游热度攀升

这个清明假期,河北红色旅游热度攀升。西柏坡纪念馆、唐山抗震纪念馆、白洋淀等吸引大量缅怀先烈的游客,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李大钊纪念馆及李大钊故居通过实景陈列还原李大钊生活场景,吸引1.69万人次参与互动研学。

绿野寻春,踏青经济焕生机

除了祭祀缅怀,踏青出游成为清明假期的另一主流选择。抱犊寨凭借“登山观云海+古村探秘”双线体验,吸引客流量达5.46万人次,创同期新高;野三坡以百里峡、鱼谷洞等原生态秘境为核心,凭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春日山水,接待游客4.04万人次;金山岭长城山花如潮,粉白杏花与巍峨城墙交织成诗画长廊,游客增幅达3.55万人次,成为京津冀热门打卡地。数据显示,短途生态游热度持续攀升,彰显“微旅行”深度化趋势。

文博赋能,传统节气焕新生

清明假期期间,全省博物馆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其中,河北博物院推出了“一色万象——白瓷艺术展”,展出了河北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及福建德化窑的古代白瓷文物及当代艺术家作品共计300余件(套),通过古今对话展现白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展出的还有“五色之金——亚洲古代金属艺术展”,展出263件亚洲古代金属器,涵盖两河流域、波斯等古文明,展现冶金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

2025年清明假期,河北文旅“春景+文化+体验”多维融合,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将持续深化文旅场景分析,助力打造智慧化、个性化旅游服务,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品牌魅力四季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