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智库|北大国发院卢锋:两手应对关税战 坚定 “办好自己的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30:00    

当地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次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明确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并且在48小时内,中方有关部门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措施,显示出抵制美方霸凌的正义立场。

此次特朗普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可谓前所未有。不惜采用对所有国家发动关税战的极端手段、不顾美国民众反抗游行和市场波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试图实质性拆解和重构全球开放贸易体系,构建更突出美国利益、更便于美国掌控、以新地缘政治关系为基础的集团化歧视性贸易体系。这标志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展开。我国必须认清规律、坚持原则、回应挑战以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辩证分析目前形势,首先要看到我国经济供给端制造业蓬勃发展,高科技行业快速追赶,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与韧性,美国发动前所未有的关税战不得人心,最终会因自身反噬与外部抵制归于失败,因而我们对外部环境冲击保持定力与信心具有客观基础。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中的某些阶段性特点,如内需不足、消费偏弱。在目前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亟需外部以反制霸凌与反对脱钩的“两手并用”方式应对关税战,在国内大力推进再平衡,着力解决内需不足与消费偏弱问题,在转危为机过程中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特朗普第一任总统时期就曾对我国发动大规模“贸易战”,并遭到我国坚定有力的回应反制。2020年,我国适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长期发展方针。回顾近五年发展,借助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补短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供给侧“双循环”推进缓解了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压力。然而,国内需求不足问题持续存在。

应对外部风险要务是“办好自己的事”。经济再平衡是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更好发展,其前提内涵是要保持供给端活跃提升的良好局面。为此,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总结新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供给能力提升的成功经验,通过更加聚焦体制端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创新能力和效率水平,保持巩固新质生产力活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持续提升供给能力与结构质量同时,针对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偏弱等矛盾,需要综合实施宏观、结构政策调整,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主动加快推动经济再平衡。去年9月下旬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货币金融措施与侧重化解风险的财政政策,已经对推进再平衡产生了初步积极效果。后续还可以考虑改善收入分配发挥关键作用,例如通过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显著提升居民收入占比,提升跨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无需追加财政投入的体制改革举措,对应对目前挑战也具有实质性意义,包括农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应对需求与信心不足问题。例如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激活居民消费,对此学界具有较大程度共识,有关改革试点或部分区域改革推进多年,需下决心实施突破性改革。针对现实发展阶段与内外环境变化,需调整我国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结构适度增加支持民生比例,特别是让低收入人群保障水平得到逐步提升,从而显著提升居民现实和预期收入水平,解决消费偏弱及其派生的结构性经济问题。

需要指出,针对增长不平衡因素加大推进再平衡政策力度,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更大限度惠及广大群众的内在需要,在长期也有助于应对外部环境演变与增强我国在大国博弈中的主动地位,因而从大国实施内外统筹政策方针看,其实是具有占优策略的必要选择。(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卢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