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检察故事汇】这块国有土地出让有猫腻
讲述人:甘肃省白银市检察院检察官 任红红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城区,有一块近100亩的土地。泥土松软,却曾是困扰当地的“硬骨头”问题,相关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2023年5月,我们与白银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交流时发现,这块土地圈起来已经有9年的时间,但一直都没有开发建设,导致国有土地资源闲置。顺着这个疑点,我们展开调查。
经调查,2014年5月,白银市某公司与白银市自然资源局签订《白银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某公司出资1240万元,取得城区一宗99.18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双方约定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文旅项目,工期2年。后因周边规划调整和小部分土地征拆工作未完成,该宗土地至今没有开发建设。
2023年2月,白银市政府基于土地闲置调查,决定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无偿收回这块土地,但某公司强烈反对,申请行政复议。因该块土地上有小部分征迁工作没有完成,甘肃省政府撤销了白银市政府关于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决定。在此期间,白银市自然资源局与某公司多次协商土地收回事宜,但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闲置土地处置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们认为,白银市自然资源局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监管工作中没有全面履职,导致土地资源长期闲置,于是在2023年8月对土地闲置问题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这块土地当时的评估价是4700余万元,但出让价仅有1240万元。同时,这家公司由时任市委书记的张某引进,而后张某因犯受贿罪获刑。我们据此推断,土地出让中可能存在权钱交易、低价拿地的不法行为。我们调阅了张某受贿案的卷宗,案卷清晰载明“某公司负责人向张某行贿300万元”。这一发现为打破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僵局带来转机。
我院研判认定,某公司通过行贿手段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而且某公司在具备开工条件的情况下长期未开发,损害国家利益。于是,2023年10月,我院向白银市自然资源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以“诉”促“收”,维护国家利益。
白银市自然资源局采纳了我们的检察建议,提起民事诉讼。最终,白银市白银区法院判决确认涉案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某公司返还国有土地使用权,白银市自然资源局退还土地出让金1240万元。至此,这块闲置9年的土地终于在公益诉讼检察的护航下“完璧归赵”。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