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中国·十城调研行丨都市圈“造星” 胖东来“出圈”


上午从郑州乘郑许线去古都许昌,逛一逛胖东来,吃一顿地道的许昌美食;下午返郑,胖东来购物袋成为许多旅客的标配。因此,郑许线被不少网友亲切地称为“郑胖专线”。
3月26日,记者乘坐“郑胖专线”来到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店,午后的商场内摩肩接踵,不时传来不同地域的口音。
“人可多了,广东、山东牌照的车都有。”62岁的许昌市民李先生说。在随机采访中,“真”和“不假”成为对胖东来商品评价的高频词。在另一家胖东来门店,鞋服类产品将成本价格直接贴在价签上,主打透明实在。
胖东来的热度从春节延续至今。清明假期,胖东来日均客流量在40万人次以上。数据显示,胖东来外地顾客占比过半,单日营收最高过亿元。网友大量转发顾客排队视频,称胖东来是“不挂牌的6A级景区”。
胖东来“出圈”,离不开郑州都市圈便利的交通条件。
以郑州和许昌两地的交通为例,在67.13千米的郑许线上,27座车站将沿线13个产业园区连珠成串,开通第一年送达1189.8万人次,把郑州、航空港和许昌连成了一条携手并进的“线”。除了郑许线,如果选择从许昌东站乘高铁返回郑州东站,仅需23分钟。
上月,胖东来官宣新店落子郑州东站,与另一“顶流”蜜雪冰城做起了邻居。3月27日,记者在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内看到,前来购物打卡的年轻人排起了长队。
两个商业“顶流”为何同时选址郑州东站?
原因还是这里的交通条件:郑州东站是中国高铁连接方向最多的车站,5小时高铁旅程可直达123个城市,日均客流量超30万人次。
都市圈发展,交通先行。河南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郑开、郑机、郑焦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郑州与都市圈内其他省辖市均由1条以上轨道交通、4条以上高等级公路连通,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月15日,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郑州到开封最快只需25分钟,“郑开同城”更进一步。
胖东来“出圈”,还离不开过硬的产品品质。而其品质背后,是基于便捷交通的供应链优势。
记者在胖东来探访时发现,其自采产品不仅有本地供应,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品好物,其中就有不少山东产品。例如,燕麦脆受委托生产商来自山东青岛,多款坚果的产地是山东潍坊,一级压榨花生油的故乡是山东临沂,小磨香油的盒子上是山东“崔字牌”的印记。
每天下午5时许,一辆满载粉条、粉皮、宽粉的货车准时从山东省泗水县发往河南胖东来。第二天早晨8时许,这些山东粉条就会摆上胖东来的货架,高峰期时日均销售达12吨。
在郑州都市圈,一个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不断延展。按照产业集群空间格局,郑州都市圈构筑形成了8条重点产业带:向东——郑开汽车产业带;向西——郑洛新材料产业带、洛济焦高端石化产业带、洛平高端装备产业带;向南——许港精密制造产业带、郑漯现代食品产业带;向北——郑新高技术产业带、郑焦智造产业带。
以蜜雪冰城为例,总部设在郑州,中央工厂则建在焦作市温县,区域联动,构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从一个郑州街角小店变身现制茶饮第一股。
“郑州都市圈已成为河南省产业和创新集聚发展的高地,一个‘研发在郑州、制造在都市圈,头部在郑州、链条在都市圈,融资在郑州、投资在都市圈,主链在郑州、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代军说。
(大众新闻记者 苏月鹏 刘玉凡 张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