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泾川县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的目标,以创新引领、全链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坚持以建设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创新引领区为目标,按照“一园三区三带”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四新”机制,发挥品牌效应,全面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全链提质发展。
走进泾川县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汭丰核心区,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大棚,一阵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棚内西红柿长势喜人,菜农们忙碌采摘,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泾川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张宏生介绍说:“今年重点实施玉都镇下坳村设施蔬菜园建设(三期)等项目6个,总投资3282万元,新建钢架大棚380座,改造提升日光温室73座、钢架大棚293座。至目前,全县累计日光温室1287座、钢架大棚7012座,带动群众种植露地蔬菜4.3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5.5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达到12万吨,总产值达到4.9亿元。”

泾川县以打造“平凉红牛”全产业链核心区为目标,按照“育良种、扩规模、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和“一个中心、两条片带”产业布局,大力实施“万千百十”扩繁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17亿元,重点实施世行贷款甘肃可持续草场管理和低碳畜牧业发展项目、高平镇高平村五千头牛场建设二期等项目5个,聚力打造形成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预计全年牛饲养量达到9万头,年出栏量5万头,总产值达到13.88亿元。泾川通过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让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在高平镇五千头肉牛养殖场内,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肉牛膘肥体壮。该养殖场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实现了规模化养殖,还带动散养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共享渠道资源,带动群众增收。
果品产业是泾川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具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七优生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目前,全县苹果种植稳定在18万亩以上,2024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8.15万亩,产量26.5万吨,总产值达到23.8亿多元。泾川县不断培育品牌,提升果品质量,让“泾川苹果”成为响当当的名片,畅销国内外市场。

“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以‘新幼园强管理、丰产园促提质、老果园抓改造’为重点,培强延链企业,共实施南部塬区万亩优质果园示范带(飞云核心区)建设、12万亩果园提质增效等项目11个,总投资9.06亿元,预计苹果产量达到28万吨,总产值达到26亿元。”泾川县果业局局长刘书良说。
泾川县通过创新引领、全链发展,扎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蔬菜、牛、果三大产业齐头并进,为农业“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年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泾川县将继续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通讯员 吕金龙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