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曼:从科创板“转战”北交所 自称核心专利系原始取得或遭“打脸”
《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含章/作者 廉贞 映蔚/风控
在美国纽约创立了音频产品HIFIMAN三年后,边仿在博士答辩后的第三天回国,同时把HIFIMAN品牌带回国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以“HIFIMAN”为主的电声品牌商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菲曼”)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回溯其申报上市的过程,海菲曼曾在2023年12月进入科创板辅导期,而到了次年6月将申报板块变更至北交所。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海菲曼子公司从第三方企业受让了一项专利。而关于该项专利,招股书称其系核心技术对应的一项专利,并称系原始取得或遭“打脸”。另外,海菲曼主要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与TWS耳机,2024年合计贡献超八成收入。而2024年,海菲曼的业绩增长背后扣非ROE“腰斩”,而2023年无线耳机行业或“降温”。
一、业绩增长背后扣非ROE“腰斩”,无线耳机行业或“降温”
业绩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上市背后,海菲曼业绩保持增长,然而与2021年相比,其2024年的扣非ROE“腰斩”。此外,海尔曼系一家耳机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其中2020-2023年无线耳机行业的产值呈现下滑趋势。
1.1 2022-2024年,海菲曼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
据海菲曼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招股书”)及2024年年报,2021-2024年,海菲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2亿元、1.54亿元、2.04亿元、2.26亿元。同期,海菲曼的净利润分别为3,374.94万元、3,624.45万元、5,549.98万元、6,897.12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22-2024年,海菲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44%、32.61%、11.18%,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39%、53.13%、24.27%。
在此背景下,海菲曼的毛利率或“畸”高于行业均值。
1.2 2021-2023年毛利率皆高于行业均值,而2024年扣非ROE“腰斩”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招股书及2024年年报,2021-2024年,海菲曼的毛利率分别为63.71%、65.06%、68.19%、70.1%。2021-2023年,海菲曼同行业可比企业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69%、32.8%、35.82%、37.37%。
且海菲曼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分别为深圳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步者”)、广东惠威电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威科技”)、先歌国际影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歌股份”)。
2024年,漫步者的毛利率为40.35%。而惠威科技、先歌股份未披露其2024年度报告。
2021-2024年,海菲曼扣非ROE分别为96.26%、42.65%、44.28%、36.13%。
不难看出,2021-2023年,海菲曼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2022-2024年,海菲曼的扣非ROE呈下滑趋势。
再来关注海菲曼的行业情况。
1.3 头戴式耳机及真无线耳机合计贡献超八成收入,2020-2023年国内无线耳机产值呈下滑趋势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招股书及2024年报,海菲曼主营业务主要从事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入耳式耳机等。
且海菲曼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下的细分行业“电声器件及零件制造(指扬声器、送受话器、耳机、音箱及零件制造)”,分类代码C3984)。
2021-2024年,海菲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2亿元、1.53亿元、2.02亿元、2.26亿元,占其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6%、99.90%、99.27%、99.93%。
同期,海菲曼主营业务中,头戴式耳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8亿元、1.19亿元、1.5亿元、1.66亿元,占其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39%、77.75%、74.01%、73.73%;真无线耳机收入分别为296.91万元、82.78万元、1,258.42万元、2,123.9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0.54%、6.22%、9.38%。
此外,2021-2024年,海菲曼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03亿元、1.04亿元、1.34亿元、1.5亿元,占其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85%、67.94%、66.26%、66.41%。同期,海菲曼境内销售收入分别为0.38亿元、0.49亿元、0.68亿元、0.76亿元,占其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15%、32.06%、33.74%、33.59%。
需要提及的是,真无线耳机亦名为TWS耳机。
据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力股份”)签署于2024年9月24日的招股说明书,无线耳机包括头戴耳机和TWS耳机。
且通力股份援引自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2023年,国内无线耳机产值分别为78亿元、99亿元、165亿元、210亿元、354亿元、540亿元、1,046亿元、1,102亿元、935亿元、979亿元、953亿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研究,2014-2023年,国内无线耳机产值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92%、66.67%、27.27%、68.57%、52.54%、93.7%、5.35%、-15.15%、4.71%、-2.66%。
由此可见,2021-2024年,海菲曼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逐年增长,2021-2023年其毛利率“畸高”于行业均值。在此背景下,与2021年相比,2024年海菲曼扣非ROE“腰斩”。另外,海菲曼主要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与TWS耳机,2024年合计贡献超八成收入。而值得注意是,2023年,国内无线耳机产值增速“开倒车”,该行业未来是否将面临“降温”的考验,或值得关注。
二、进入科创板辅导期次年“转战”北交所,自称核心技术对应专利系原始取得或遭“打脸”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反观海菲曼,其2021-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低于行业均值。此外,海菲曼自称一项核心技术对应专利系原始取得背后,该专利或系受让自第三方企业。
2.1 2021-2023年,海菲曼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及据签署日为2025年3月24日的《关于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首轮问询回复”),2021-2024年,海菲曼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2%、5.66%、5.2%、4.39%。2021-2023年,海菲曼同行业可比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值分别为6.3%、6.72%、6.67%。
2024年,漫步者的研发投入占比为6.24%,而惠威科技、先歌股份未披露其2024年度报告。
可见,2021-2023年,海菲曼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皆低于行业均值。
再来关注海菲曼的核心技术产品收入情况。
2.2 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超八成,且称一项核心技术对应专利为原始取得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海菲曼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1.31亿元、1.39亿元、1.82亿元、0.79亿元,占其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67%、90.49%、89.52%、89.23%。
此外,海菲曼的核心技术包括“极低功耗高精度数模转换技术”,该技术对应产品包括真无线耳机,该产品对应的专利包括一项名为“一种蓝牙耳机制造辅助外壳镀漆工作台”的专利。值得注意的是,海菲曼称该专利系其全资子公司海菲曼(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海菲曼”)原始取得的专利,专利号为2022103562448。
然而,上述专利或为海菲曼子公司天津海菲曼继受取得的专利。
2.3 2023年10月,深圳得胜将上述专利转让给海菲曼子公司天津海菲曼
据签署于2024年12月26日的招股书,截至签署日,天津海菲曼系海菲曼全资子公司。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一项名为“一种蓝牙耳机制造辅助外壳镀漆工作台”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22103562448,申请日为2022年4月6日,授权公告日为2023年12月5日。截至查询日2025年4月15日,该专利的申请人天津海菲曼,发明人为陈冰丽,案件状态为专利权维持。
2023年10月31日,上述专利进行申请人变更,变更前该专利的申请人为得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得胜”),变更后该专利申请人为天津海菲曼。
即是说,海菲曼自称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一种蓝牙耳机制造辅助外壳镀漆工作台”,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该 专利曾发生过申请人变更,变更前系深圳得胜。
而在取得上述专利的同年,海菲曼进入首次上市辅导。
2.4 2023年12月进入科创板上市辅导期,次年6月变更申报板块“转战”北交所
据海菲曼签署于2024年10月16日的《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及其进展公告》(以下简称“上市辅导备案”),2023年12月12日,海菲曼向江苏证监局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备案材料。2023年12月15日,江苏证监局受理海菲曼的上市辅导申请,同日开始,海菲曼进入辅导期。
据上市辅导备案,2024年6月17日,海菲曼的保荐机构向江苏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报板块拟变更的说明,正式将上市辅导备案申请板块变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
简而言之,报告期内,海菲曼研发投入占比低于行业均值,且其核心技术产品占比超八成,而在招股书披露的核心技术对应专利中,其自称一项专利系原始取得。蹊跷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该专利由第三方企业转让给海菲曼的子公司天津海菲曼。同年,海菲曼进入科创板的上市辅导期,而次年“转战”至北交所。
本文源自金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