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报道临颍县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解决诉求“只跑一地” 解开心结“只进一门”

《 河南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第 05 版)
□ 李佳 张洁
“不用来回跑,在这里一下子就把拖欠一年多的工资要到手了。”一群农民工满脸笑容地说道。
某绿化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临颍县农民工工资。今年3月,漯河市临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获悉后,迅速派工作人员走访相关部门,调查公司经营状况,并组织农民工代表与公司负责人贾某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当天支付70%的工资,剩余部分于一个月内付清。

县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厅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漯河市临颍县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大幅度提升矛盾风险化解能力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该县连续8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
一地通办从“多头跑腿”到“一站解忧”

县综治中心矛盾调解室的调解员正在开展工作
按照服务便民、实战高效的原则,综治中心明确“一中心受理,分流交办”运转流程,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科学设置“一厅三区N室四中心”,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整合搭建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等多个功能室,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接收、无缝流转、快速调解。
在此基础上,采取“1+6+N”入驻模式,即以综治中心为中枢,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6个部门常驻,住建、卫健、工会、法学会等15个单位轮驻,其他有关单位随需随驻,组织职能部门集中办公,提升综治中心运转效能,让群众进综治中心一扇“门”,可解急难愁盼千千“结”。
多元解纷为和谐社会注入源头活水

“涛哥调解室”协商解决居民生活难题
从“硬碰硬”到“握手化干戈”,一场持续半年的物业纠纷经由综治中心吸纳、培育的专业调解组织“涛哥调解室”化解后,双方握手言和。综治中心通过完善“行政部门+专业调解团队+社会力量”工作模式,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目前,临颍县成立的全市首个“临颍县平安建设协会”已入驻综治中心,通过创新“协会搭台+部门协同+司法兜底”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优势、会员资源优势、群防群治优势,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为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综治中心与河南省关爱心理辅导中心合作,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服务等功能,适时组织心理咨询力量参与矛盾调解事项,注重优化调解方式,关注当事人情感诉求,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化解成效。
共治共享构建全链条治理新生态

县综治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讨一起复杂矛盾纠纷事项化解办法
去年以来,临颍县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工程,探索构建了“以综治中心为牵引,前端中端末端全链条推进,法治化闭环处置兜底”为主要内容的“1+3+N”的大平安格局,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前端“群众唱主角”。持续深化“民情夜市”活动,发动基层政法干警、村干部、网格员、五老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让群众农闲时在“夜市”中畅谈,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说事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在谈笑之间化解,实现了苗头隐患早发现、早消化。

临颍县王孟镇李拐村开展“民情夜市”
中端“多方聚合力”。县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在乡级综治中心推广“365”矛盾化解工作法,即村、管理区、乡镇3个层面逐级调解,中心6个常驻部门联动处理,交办、协办、联办、反馈、回访5项制度规范运行,闭环推动矛调处置常态长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全县20余起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

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专门法律援助办理窗口
末端“有事当地了”。针对高频问题及复杂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县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问题流转不过夜、化解进度周调度、化解质效月通报”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疑难积案通过联合调处化解。构建矛盾纠纷闭环治理“三端一体”共治链条,确保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源头。
目前,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成功处置了多起涉宅基地纠纷、疑难医疗纠纷和跨区域重特大劳动争议纠纷等类型的复杂矛盾纠纷。

群众向县综治中心送锦旗,感谢为其追回执行款
“下一步,临颍县将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便民化运行,用心做好一中心统筹、一体化推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高质效化解急难愁盼问题,为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贡献临颍智慧和力量。”临颍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国涛表示。
(图片由临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