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五年“施工图”出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41:00    

记者21日获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业内专家指出,《意见》从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规划了具体的5年“施工图”,有助于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意见》强调,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意见》在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体现出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通过“越开越大”的大门,要让其“越开越好”,从《意见》的多处提法可以看到更加务实详细的未来“施工图”。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允许免予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探索建立进口食药物质“白名单”制度,允许食品用途的食药物质按实际用途通关。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成为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环,自贸试验区可以利用‘试验田’的优势大胆探索,从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白明认为,《意见》提出的“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等具体措施与国家当前发展战略相契合,是对关键性贸易难题的精准施策。

《意见》指出,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自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商务部在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一系列引领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82.5亿美元,占全国的24.3%,比重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对吸引外资产生显著带动作用。

聚焦重点产业创新探索,《意见》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区域,通过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可以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国内外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认为,《意见》明确强调要“统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这一创新举措将打破现有各类功能区的“条块分割”和“政策壁垒”,形成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

此外,《意见》明确,要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要构建高效畅通开放通道,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强化陆运空运辐射能力。

“《意见》围绕打造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的重要枢纽,对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推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实际上是抓住了创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牛鼻子”,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意见》还提到,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意见》强调,各有关地方、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华婷在此前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全力以赴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