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95个重点发展街区全面完成控规编制!详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3:00    

4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深化规划改革专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杨浚介绍,本市已构建从“市”到“区”再到“街镇”的规划体系,其中,中心城区和新城地区1152个规划街区中,“十四五”期间595个重点发展街区目前已全面完成控规编制工作,经市政府批复的《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也已施行。

杨浚介绍,继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府批复各区分区规划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各区在乡村地区进一步编制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在城镇地区进一步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从总规的“大目标”、到分区规划的“中目标”,再进一步分解到乡镇街道的“小目标”。

规划按照总规确定的各区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提出了集约高效、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中,中心城区要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衔接,统筹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平原多点地区要适度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生态涵养区要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强化生态保育,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规划要求,对于科创产业类街区,各区要为新质生产力落地保驾护航,做好“十五五”重点项目储备和谋划衔接,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空间需求,推动产城融合;对于商业商务类街区,各区要优化新载体,依托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打造CBD×三里屯、丽泽×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和地标性消费项目落地。

规划明确,要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发展轴,以重点功能区为牵引的增长极,引导要素向轨道微中心、重点功能区等重点发展区域集聚。各区要突出以轨道交通体系建设为引领,合理把握土地资源投放的时序和节奏,促进站点周边资源集聚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各区要聚焦培育新引擎和拓展新空间,积极推动“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按需精准投放空间资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让城市更绿色更安全,让生活更宜居更便捷,让城市更有品质更具活力,让人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规划注重推进“好街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各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协调;加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围绕滨水空间、“两园一河”等塑造活力空间;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畸零地建设口袋绿地等微空间,推进街道空间优化提升。

在规划改革层面,本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需求,在增加规划弹性方面,支持用地功能混合,鼓励设立建筑规模指标流量池,允许跨街区、跨用地统筹使用。规划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鼓励运用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在夯实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基础的同时,推动传统规划向治理型规划、向数字化管理转型,并在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不断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