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报告事故隐患,企业给奖励!省应急厅发布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02:00    

员工发现工作中的事故隐患进行报告,企业积极整改消除隐患,并给予员工经济奖励。4月3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一批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据介绍,省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江苏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监督报告,及时排查整治员工身边的安全隐患。

报告设备未配急停装置,企业加装并培训

今年3月,无锡某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王某在藻泥车间脱水工段检查时,发现压滤机输送螺旋绞笼未配备就地急停装置,设备运行期间若发生部件脱落或人员坠落等紧急情况,无法快速停机。

王某上报安全隐患后,企业立即组织整改,在压滤机尾部加装就地独立急停按钮,并同步更新设备操作手册,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认掌握急停按钮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方法。经测试,急停装置响应时间小于0.5秒,符合国标安全标准要求。

最终,公司给予王某隐患报告奖300元、整改贡献奖200元。

看到铝卷偏斜查出问题,公司专项排查

今年3月,徐州某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剪切班组当班员工李某在准备上料时发现,冷却区行车吊运时铝卷总是向一侧偏斜,于是停车排查,经检查系一股钢丝绳从行车上方轮槽中滑落至轴承产生摩擦所致。

李某立即切断电源并向现场安全员报告。维修人员上车检查发现钢丝绳与轴承均存在不同程度磨损,随即对磨损的轴承和钢丝绳进行了更换修复。事后,公司举一反三组织开展行车安全专项隐患排查,强化了管理措施,加密了巡检频次。

同时,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奖励李某现金1000元。

设备渗油生隐患,公司全面维修整改

今年3月,常州某服装有限公司缝制车间1班员工沈某在对包缝机设备进行常规保养清洁中,意外发现一台包缝机底部油盘底座渗油,存在设备因缺油而引起损坏的安全隐患,随即上报班长。

班长确认后,上报给生产厂长,该厂长随即按照举一反三原则,组织对其他包缝机设备底座进行逐一排查,发现8台同样设备中有2台也存在螺栓松动引发渗油的现象。该隐患逐级上报至公司总经理,公司为此组织了全面维修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事后,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沈某现金奖励500元。

发现静电释放器失效,提出巧妙应对建议

今年3月,某药业南通有限公司员工邵某在工作中发现,车间入口处的人体静电释放器球体上沾有鸟屎等污物,导致静电释放功能失效。经进一步检查,邵某发现车间多个人体静电释放器都存在类似问题,这可能导致人体携带静电进入车间。

邵某及时将这一隐患上报给车间领导和公司安全部门,并提出创新性建议:在静电释放球上安装反光小风车,以防止鸟类栖息,影响静电释放器的清洁性和功能性。整改一周后,效果显著。

公司根据《事故隐患报告奖惩制度》,对邵某奖励现金500元,同时要求所有车间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