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业水泥:数智赋能向“春”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 李国庆 孟福生
提及水泥厂装车现场,很多人的印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3月31日,记者走进河南能源焦煤集团千业水泥有限公司装车区,一改传统偏见,让人耳目一新。

焦作元通建材有限公司司机王师傅通过手机客商服务平台APP,输入物料规格和数量后,驶入智能化装车区,用身份证在装车系统仪器上一刷,水泥智能装车机开始无人装车……
赵师傅上车等候片刻,听到“装车完成”提示音后,驶向称重区,数据显示无误后驶离厂区,全程不需与千业水泥工作人员见面。
“装运时间由原来40分钟,减少到10分钟,干净智能又高效。”赵师傅满意地说。
而此时,坐在办公室的千业水泥销售部副部长赵中信通过电脑清晰地看到元通公司的订单情况。

“公司搭上了‘数智化快车’,分步建设无人智能化发运系统,实现了从用户派单、车辆进厂、水泥装运、装运数量计量和产品检测报告出具等发运系统的全流程‘无人’。赵中信说,这样以来提升了发运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优化了客户装运体验。
成立18个年头的千业水泥,已成为中原地区规模领先的大型高性能水泥研发、智能化生产设计、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基地,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降本增效,加“数”蓄能。行走在生产厂区内,所到之处,空气清新、花草盈盈,只见一辆辆水泥散灰罐车正在自动装车,整个厂区掩映在北太行山重峦叠嶂间,与不远处的千业5G智能无人绿色矿山融为一体。千业水泥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一键开采,坐在办公室就能实现矿区远程操控;一键启动,轻点鼠标通过屏幕实时观察矿区生产;一键解决,优化分析提供最佳生产方案……常态化无人作业、大数据动态分析巡检、远程智能无人操作,已成为千业水泥矿山新的生产模式。
“水泥行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而智能改造将‘傻大黑粗’变成了智慧化工厂。”千业水泥总经理郭文华说,去年4月,焦煤集团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建的河南省深地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公司。

千业水泥生产技术部部长刘小千介绍,实验室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开展深地工程及储能降碳领域关键材料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深地”和“双碳”目标的实施所需关键材料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双方围绕深地先进结构材料、气/固废资源化利用与降碳技术等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探索。”河南省深地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管学茂介绍,在新型粉煤灰地聚物注浆材料研发、矿山风化层剥离物注浆减沉材料研发和无机注浆加固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已有重大技术突破或形成部分产品。
据了解,今年水泥行业的首要工作是全力推动行业效益稳增长。1月至2月,全国水泥平均出货率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恢复较弱。
“为实现稳步提效目标,千业水泥将加大绿色转型、智能升级力度,通过加大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和节能减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千业水泥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波表示。
春风回暖,夜幕四合,轰鸣的机器声在耳边回响,水泥运输车络绎不绝。水泥行业的“春天”或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