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市北 打开阅读的N种方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市北区正用特别的方式回应书香召唤——把整片城区化作“图书馆”,让书香溢满城区。持续优化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以城市书房、“书店+”等新型阅读场景融入居民“阅”生活。而晚阅读、数字载体则让读书“阅”来越精彩。

在2025年市北区第四届读书节启幕仪式上,孩子们诵读经典。 崔冬妮 摄
文化新空间、晚阅读……
“图书馆+”吸引读者近“阅”远来
“这是理想中读书的地方。”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焦绪霞初次来市北区昌邑路城市书房,便被读书的氛围深深打动:明亮的阅读空间里,墨绿色复古台灯映照着智慧借阅终端,环抱式暖色调地台方便舒适捧书,作家主题背景墙营造出包容的文学场域。
自去年开馆以来,该城市书房凭借高颜值的沉浸式阅读环境,已接待读者27万人次。
持续优化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吸引读者近“阅”远来,散落街巷的新型“书店+”也让全城书香更浓。
走进浮山森林公园,绿荫掩映下的行云书院宛若童话书屋。读者在此既能静心阅读,又能参加各种研学课。在老城区,带着无数人青春记忆的“猫的天空之城”回归大鲍岛,引发大批读者感慨:“终于等到你!”在凯德MALL的西西弗书店,咖啡香伴着新书香在沙龙里飘散。
随着全民阅读的推进,不少“家门口”的新型文化空间也在生长。比如,湖岛街道滨海社区党群中心内嵌入了小清新的读书空间;开平路街道方城路社区的书坊直接开到了居民楼座里,不仅有3000余册丰富的藏书供借阅,还设置了休闲阅读区等。这些构成了市北颇具特色的“最后一公里”“书”式圈。
随着夜幕降临,晚阅读的“灯”亮起来。
“大家知道曾子是谁吗?对,我们常听到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句便是他所写。”常年深耕国学研究的焦绪霞被市北区图书馆特邀而来,以《大学》为题,带来一堂国学经典晚阅读课。
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有趣的互动,让小朋友们增长了知识,现场家长直言“看着孩子们脸上都发光了,这堂课真让人欣喜。”
“内容期期不同,期期人数都超过一百人。”市北区图书馆馆长纪君尚说,在近一年时间里,近30位学者、作家、领诵人来到这里,与3000余人次读者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赴一场场文学盛宴。
这一创新实践入选2024年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典型案例。
从一本书到一段音频、一部绘本剧,读书“阅”来越精彩
数字时代,阅读不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而是有了更多元的呈现,从纸质书到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的泛媒介,让共读一个故事、同享一本书变得即时触达。
“欢迎来到‘北北妈妈故事会’,我是今天的小主播,要分享的是《月是故乡明》……”上五年级的赵钧浩在诵读娴熟后,打开手机,开始录制。几分钟后,音频被上传到荔枝APP平台,不多时,她的好朋友在平台上也能听到。
为了带动更多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市北区打造了“北北妈妈故事会”亲子阅读品牌,探索“读书+电台”的全民阅读新载体。家长组成全民亲子阅读推广团队,孩子化身声音主播,传统读书会演变为可存储、可传播、可互动的数字产品。
新的阅读方式吸引青岛同安路小学老师王小平带着班级一起加入。“从开通电台账号、调试音频录制的音乐效果,到内容投稿的规范流程,这个过程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新奇感,还多了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优质平台,通过电台使作品传播得更远。”在她的班级里,已有超半数家庭坚持阅读,还有部分家庭开始亲子诵读。
为了充分调动小读者的积极性,读书的打开方式由此变得更广阔。“北北妈妈故事会”还邀请青岛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樱桃姐姐加入,小读者们不仅可以在线下跟樱桃姐姐学绘本剧,还有机会一起登上舞台诵读等。
随着市北区第四届读书节的启动,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将引领更多读者沉浸于芬芳书香之中。
第四届读书节18大主题活动
1.市北区第四届读书节启动仪式暨第四批全民阅读公益推广合伙人授牌仪式
2.港通四海·烟火市北”阅读马拉松挑战赛
3.“文旅惠民·书香市北”文化惠民书市
4.“海岸书香”阅读季
5.“银龄悦读”服务月
6.“当文遇见剧”春夏读剧会
7.“铭记历史·筑梦和平”主题阅读写绘大赛
8.“我心筑梦·书声颂华章”朗读(演讲)大赛
9.“一书一影阅世界”书影分享会
10.“传承经典·开讲有益”名家讲堂
11.“博物致知·行走课堂”户外研学活动
12.“星光书伴”晚阅读
13.“书香市北”全民阅读志愿者服务活动
14.“读黄河文化·品流域文明”主题阅读周
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线有奖闯关答题
16.“北北妈妈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
17.“北北荐书”好书推荐
18.市北区第四届读书节闭幕式暨表彰会
读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市北区图书馆”,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半岛全媒体记者 曹现梅 通讯员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