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个年龄,颈动脉很容易长斑块!这4件事要注意→
近年来,公众对颈动脉斑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些患者甚至会主动要求检查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威胁?怎样科学看待颈动脉斑块的问题?一起来看!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过了这个年龄千万要当心
专家表示,动脉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血管壁内形成的一种沉积物,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脂质和钙、脂肪、出血等。当斑块位于颈动脉处,就称为颈动脉斑块。
动脉斑块的形成通常与炎症反应、血管动脉内皮细胞层损伤有关。当个体有高血压、炎症、吸烟、高脂血症、高血糖或肥胖等疾病因素时,容易发生动脉斑块。
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0%,6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几乎高达100%。
早期颈动脉斑块可能不会带来不适。到了后期,随着斑块增多,血管出现了严重狭窄,头部就会缺血、缺氧,导致头晕、头痛等。
颈动脉斑块一旦脱落,就会顺着血流进入大脑,堵塞远端相对比较细小的血管,形成脑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出现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甚至意识障碍等。
不是所有斑块都不稳定 颈动脉斑块可以逆转
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受到其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有一些斑块相对稳定,而另一些则容易破损,后者被称为易损斑块。
稳定性斑块通常具有较厚的纤维帽、较小的脂质核心和较少的炎症细胞。这种较厚的纤维帽就像一层坚固的保护层,使斑块稳固,不易破裂或脱落,因此,引发卒中的风险较低。
相反,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较薄,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生纤维帽的破裂,导致斑块破溃和脱落。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所规定或要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是:小于1.8mmol/L,甚至到1.4mmol/L。
通过有效降脂治疗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斑块有可能会逆转。既往研究显示,斑块逆转时间大概可能需要1~2年,这个过程还需要去观察。
筛查血管里的斑块 定期检查是关键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酗酒、运动少、饮食上偏咸偏油等,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出现颈动脉斑块概率也会增加。

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或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发现颈动脉斑块。如果病人已经发现较严重的斑块,还可以进行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进行判断。
此外,血液生化检查也很重要。包括检查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应该早干预、早治疗。
缩小颈动脉斑块 做好这4件事
1.饮食做到“两多一少”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够500克蔬菜、250克水果,注意水果要选含糖量相对低的。
多吃粗粮: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全谷物、燕麦、豆类等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助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吸收。

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少吃盐和糖,严格控制总热量,避免超重和肥胖。
2.合理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约30~50分钟,每周3~5次。

3.戒烟戒酒
吸烟、酗酒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二手烟。
4.控制好血压
如果病人有颈动脉斑块合并高血压,血压应低于140/90mmHg,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一些更严重的后果。
(综合央视一套、CCTV生活圈、健康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