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锚定“三个聚焦”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2:01:00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玮 郴州报道

近年来,北湖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创新推行防汛备汛“十步工作法”,通过设施保障、物资管理、风险防控、应急响应“四维一体”闭环管理,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25年北湖区全力防汛备汛,努力实现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零伤亡”。

聚焦“硬支撑+软实力”,夯实防汛基础防线

在设备运维方面,北湖区设施全周期管理与技能实战化培训“双管齐下”。通过建立应急广播“日常巡检+吹哨报修”机制,联合文旅广体局、乡镇组建技术专班,汛前完成全区156个村(社区)广播终端调试,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开展“村村响”应急广播操作培训会23场,通过“理论授课+模拟演练+一对一考核”,实现村级管理员100%持证上岗,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听得懂”。

针对物资管理,严格落实储备标准化、清单真实化、使用规范化的“三化标准”。按“区级统筹、乡镇补充、村级自备”原则,足额配置救生衣、编织袋等物资3.2万件,动态更新全区物资储备“一张图”;推行“物资台账双核查”制度,区防指联合纪检部门开展物资清点抽查,确保账实相符率100%;编制《应急物资操作手册》,组织基层干部、抢险队员专题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聚焦“风险点+责任人”,织密群测群防网络

对全区215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北湖区实施“一牌一策”,更新警示标牌186块,明确转移路线37条、安置点62个,设置“风险二维码”实现扫码即查避险信息。全区落实“区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包保责任制,逐户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2.1万份,签订切坡建房户责任书1200余份,做到隐患治理“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开展监测员、预警员“岗位大练兵”,围绕山洪巡查、险情速报、简易预警器材使用等内容培训500余人次,一线人员“识灾、辨灾、报灾”能力显著提升。建立“预警叫应”直通机制,通过短信平台、应急电话、北斗卫星终端等渠道,确保预警信息30分钟内直达村组责任人,2025年累计触发叫应响应27次,转移群众100余人。

聚焦“实战性+覆盖面”,提升全民应急能力

北湖区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全真模拟”,推行“双盲演练+情景推演”模式,随机选取隐患点开展无脚本演练,重点检验预警发布、群众转移、安置保障等环节。2025年组织区、镇、村三级演练217场,参与群众超8000余人次。并且,创新“志愿救援队+网格员+党员先锋队”协同机制,组建村级应急分队156支,确保灾时“户户有人联、转移有人带”。

为让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到户到人”,北湖区制作“防汛避险三分钟”微视频,通过微信群、应急广播、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覆盖群众18万人次。不仅如此,还开展“防汛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与避险绘画比赛、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防灾意识提升。

在防汛安全工作中,闭环管理是关键,科技赋能是抓手,群防群治是根基。下一步,北湖区将持续深化“十步工作法”实践,进一步完善平急转换机制,从设备维护、物资储备到预警响应、群众转移,全链条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效”闭环,依托应急预警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构建“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防灾共同体,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