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云南旅居吧丨春到云岭 风光无限
春风拂过云岭大地,万物在暖阳中苏醒,滇池畔的碧波、昆明晋宁花卉产业园的科技律动、昭通绥江的万亩李花雪海、迪庆尼西的灼灼桃花、普洱墨江的杜鹃绚烂,共同织就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滇池南岸:湖光潋滟 生态诗行
仲春的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春的调色盘。

湖面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水杉抽出新绿,垂柳轻抚涟漪,黑颈鹤掠过水面,留下一串灵动的剪影。这里不仅是候鸟的天堂,更是生态修复的典范。退塘还湖、植被复育的智慧,让湿地成为滇池的“生态之肺”。

漫步栈道,看芦苇摇曳,听白鹭清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春风中悄然书写。
晋宁花卉园:科技赋能 花开四季
走进昆明市晋宁区云天化花匠铺花卉产业园,春意被科技赋予了新的定义。

大棚内景
智能温室里,遮阳膜随光照自动开合,传感器精准调控温湿度,椰糠基质与水肥循环系统替代传统土壤,17种营养元素通过滴灌直达根系。红外成像为每枝玫瑰“体检”,冷链与二维码溯源技术让娇嫩跨越山海。

工人正在采摘鲜切花玫瑰
这里,每天50万枝玫瑰绽放,标准化生产与智慧农业的碰撞,让“世界花都”的梦想在机械臂与代码中生长,诠释着现代农业的“日日春华”。

自动包装系统
绥江李园:路通花盛 振兴图景

曾三东 摄
昭通市绥江县的春天,是蜿蜒山路与万亩李花的共舞。
智慧农村公路管理云平台守护着“四好农村路”,党员干部化身“路长”,网格化管护让山乡动脉畅通无阻。

曾三东 摄
李花如雪,覆盖连绵山丘,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昔日闭塞的村落,因路而兴,因花而富。冷链物流载着鲜果驶向远方,游客循着花香踏春而来。

曾三东 摄
一条路,一片花,一座城,铺就乡村振兴的“生花之路”。
尼西桃源:藏乡秘境 诗意栖居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尼西乡,春风唤醒的不仅是桃花,还有藏家人对土地的深情。

此里取次 摄
粉白的花海从山谷倾泻而下,如霞似雪,与经幡、藏房、炊烟交织成高原独有的浪漫。姑娘们的山歌在花间回荡,舞蹈的节拍应和着桃枝轻颤。

李志纲 摄

李志纲 摄
桃花树下,青稞苗与油菜花悄然生长,古老村落在新春中焕发活力。尼西人用桃花酿美酒,以歌舞敬自然,将生态守护融入血脉,让桃源不再是诗人的幻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烟火人间。

此里取次 摄
墨江杜鹃:竞相绽放 绚烂热烈
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岩子营的杜鹃花竞相绽放,一团团、一簇簇,绚烂热烈。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如梦如幻,灿烂了整个春天。

徜徉林间,山径蜿蜒,绯红的花朵点缀在青山之中,若隐若现,好似一幅山水画卷。春日如诗,春光烂漫,何不在春光正好时,走进岩子营上春山,赴一场与杜鹃花的浪漫之约。

云岭的春天,是湿地里跃动的生态密码,是温室中盛放的科技之花,是山路上延伸的振兴希望,是雪山下永续的诗意栖居,还是山岭间铺展的绚烂画卷。云岭大地,春潮涌动处皆是希望。这片土地正以万千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春光赋”。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