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采茶,品牌“发癫”,小罐茶的疯狂20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21:00    

来源:刺猬公社

文|柳南

编|园长

如果说十年前,选择“为自己代言”的企业家还算少数派,那么到2025年,企业家/创始人IP已经成为了公认最重要的品牌资产之一。

前有小米新品发布会,掀起“米粉”狂欢;后有格力根据创始人进行专卖店改名的大动作,将品牌IP和企业家本人的IP合二为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拥有极高大众认知度的创始人/企业家,如果能和品牌步调保持一致,都能成倍释放势能,成为品牌链接起普通消费者的主要渠道。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很少有人能脱口而出小米和格力的明星代言人有谁,但无论是大众还是热搜,都时刻将企业家本人的形象和品牌联系在一起。

图:小米手机官方微博发布雷军蛇年限量红包封面

而到2025年,企业家/创始人IP的另一大重要趋势,是“大老板”们越来越亲民了——他们愿意走到基层,释放亲和力,拉近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

3月25日,早就入场创始人IP的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在今年春茶季,把直播间搬到了西湖边的龙井茶园,在抖音开启采茶直播。对于杜国楹这位“茶界老手”来说,这也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直播茶园采茶了。抖音公开数据显示,当天共有大概6.4万人次涌入直播间,围观这位颇有争议的茶界大老板上山采茶。

图: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直播预告

一贯走商务高端路线,广告牌主要铺在高铁站和机场的小罐茶,这次为什么画风突变,走起了落地反差风?

品牌卷出新花样,大老板也得上山采茶

杜国楹喜欢把前额的刘海梳起来,打理得一丝不苟,正如《详谈:杜国楹》一书的封面插画那样。

但在3月25日的采茶直播里,作为“茶农”出场的杜国楹完全切换成了另一种风格。他身穿宽松的灰色T恤,头上戴着一顶米色草帽,脖子上还挂着一条用来擦汗的毛巾,和正在茶园里忙碌的采茶工们融为一体。

有抖音用户开玩笑地在直播间留言:“草帽能送给我吗,助理同志。”不过,把直播间搬到户外,去掉所有滤镜和美颜,也让很多网友第一次见到了西湖龙井茶园最真实的样子。

图: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左)与西湖龙井专家沈红(右)直播同框

小罐茶之所以派大老板去西湖边上当采茶小工,一方面,是这样的直播比起传统直播更有内容价值和观赏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宣传这一季春茶的核心产品:西湖龙井。直播过程中,杜国楹在现场承诺,小罐茶当季的西湖龙井100%当年新采,且100%产区保真——越来越卷的直播战场,就算是老板也得付出点体力劳动。

为了做新品营销,小罐茶不光推着大老板上山采茶直播,品牌短视频干脆也开始“发癫”。3月18日起,小罐茶官方抖音账号和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多条“茶界假闻联播”,以系列节目“刺”向自己所在的行业,用AI生成的视频内容,揭露茶叶生意中冻茶造假、产地造假、安全造假等问题。乍一看,还以为小罐茶被盗号了,仔细看内容,才发现这些看似“发癫”的视频,同样是在为自己的「敢保真」战略做铺垫。

图:小罐茶品牌视频「茶界假闻联播」

过去,小罐茶一贯是高端大气的简洁商务风,但今年,无论是创始人直播采茶,还是官方下场“发癫”,仿佛是开辟了另一条“蹊径”。放在整个消费的背景中,小罐茶的转变有点“放开了玩儿”的意思——消费品牌的营销方式越来越“疯”,跳出了传统营销的圈子,在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距离下,越拉越近。

在品牌营销中,“疯”的内核其实是活人感,用有趣不呆板的方式,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蜜雪冰城港股敲钟的重要时刻,品牌方派出了“雪王”和它的7个朋友,在“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旋律中热舞,被网友称为“最抽象上市现场”。海尔总裁周云杰,因为一张和雷军的同框照而被网友调侃,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和网友热切互动,如今,周云杰的小红书账号已在5天内涨粉10万。

面对巨变下的营销战场,今年春茶季,小罐茶逐渐加大力度运营直播、短视频等新渠道。又是让老板直播采茶,又是年轻人关注的融入AIGC技术演绎现场发癫,开启营销新思路,不断给品牌注入新鲜活力,让小罐茶一直是一个与消费者有共鸣、与时代有话题的品牌。

整体来看,小罐茶在保持高端品牌调性的基础上,在低价格带的国民口粮茶区间也开始布局,这意味着,其品牌调性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在逐渐扩大品牌布局,吸纳更多的人群与场景。而新的营销策略,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的饮茶群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将其最新的品牌战略——“敢保真”推向台前。

品质为柄,营销为刃

采茶的老板,“发癫”的品牌,“疯狂”的表象背后,有着统一的传播目的,那就是小罐茶希望把「敢保真」新战略推向舆论场。

杜国楹在直播中,多次提到作为小罐茶春茶系列核心产品的西湖龙井,将100%新采于西湖。而在茶园里,手里捏着真茶叶的杜国楹,同样也是想把“真”100%传递给消费者。

图:小罐茶西湖龙井

比起过去的产品和品牌战略,「敢保真」更通俗易懂,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概念,但也更切中喝茶人和买茶人的痛点。为了让「敢保真」从概念到落地,从品牌战略转化为品牌心智,小罐茶的动作主要分布在几个关键时期。

理念层,「敢保真」战略在2024年正式被提出,并被拆解为“1363”保真体系。具体来说,1指1大宣言,即邀请公证处对产品进行保真公证;3指3大保真,即对茶叶保真承诺覆盖产地、年份、安全性3个方面;6指6大保障,即产地保障、原料保障、工艺保障、品级保障、年份保障、品控保障。最后的3则指的是向消费者提供的监督和保障手段,即门店免费试喝、7天免费退货、假一赔十。

产品层,从2024年确定「敢保真」的核心战略后,小罐茶各条产品线的设计和包装重点都在向这一战略靠拢。年迹老茶系列承诺年份保真,只做20年以上的老茶;名山系列甚至把保真保到山头上,承诺只做正宗产区的山头茶。到2025年春茶季,小罐茶更是官方下场发出公开承诺,小罐茶春茶就是为保真而来,确保100%当年新采,100%产地保真。

而在一贯擅长的营销层,小罐茶把春茶的营销节点选在了西湖龙井的采摘和上市期,即3月下旬到4月初。为了最大程度展示龙井鲜叶,杜国楹在茶园跟自己的河南老乡比拼采茶速度,被一旁的老师傅一顿念叨:“小杜你太慢了、小杜手势不对、小杜只采了10颗。”杜国楹倒是乐在其中,一边采茶叶一边乐呵:“我小时候在河南老家割麦子可是很厉害的。”

图: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茶山采茶

诞生以来,小罐茶的品牌策略一直在消费行业颇具盛名,甚至被不少公司视作学习案例。但营销的刃,始终需要装在品质的柄上,才能成为品牌披荆斩棘的利器。

2024年底,杜国楹在接受央视财经新观察的访谈时,曾解释小罐茶提出「敢保真」战略的原因。“任何一个用户想把中国茶喝明白,都是极具挑战的。导致整个茶叶在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信息过剩,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用户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度不够。”

从这个视角看,杜国楹还是之前的那个杜国楹,小罐茶也还是之前的那个小罐茶。“产品为1,营销为0”,有了那个1,其他0才有意义。只是到了2025年,小罐茶的“1”,变成了保真茶;杜国楹的“0”,变成了茶园直播、创始人IP,和品牌营销风格化的《茶界假闻联播》。

消费者不需要当专家

杜国楹和小罐茶之所以把「敢保真」作为产品营销的核心战略,是因为茶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诸多乱象,给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制造了很多痛点。

图:小罐茶「敢保真」

2022年,我曾在安徽某茶叶主产地出差,当地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打算顺便去茶叶批发市场买茶叶,劝我不要轻易下单。在他的描述中,不少茶商会拿旧茶叶冒充春茶,抬高价格。他们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多多少少懂一些门道,怎么看茶叶的外形,怎么看冲泡时的形态,怎么闻茶叶的香气。

“但是你们外行人分不出来的。”

因为分不出来,就有了信息差,有了以次充好操作的空间。

除了冒充产地、山头之外,一些商家甚至会为了提升茶叶的香味和口感,用上“科技和狠活”。传统的茉莉花茶需要用茶叶和茉莉花进行窨制,让茶叶吸收花香,而一些茶叶商为节省成本,则会用香精代替真花,给茶叶上个“花香速成班”。为了不买到香精茶,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四处搜寻避坑攻略。

中国茶叶的独特性,也正是其发展痛点所在。茶叶生意在欧美,是跟咖啡等日常饮品一样的标准化生意。英国品牌立顿,就用小小的明黄色茶包,做出超百亿销售额。但中国茶长期以来,因为制茶产业历史悠久分布甚广,形成了重产地轻品牌的传统。例如,消费者只知祁门红茶和黄山毛峰,不知祁门哪个红茶,黄山哪个毛峰,祁门红茶和黄山毛峰的主产区相隔不远,却最终生产出风味完全不同的两种茶叶。

年份不同、产地不同、工艺不同,甚至山头不同、采摘的鲜叶部位不同,都能制造中国茶叶变化万千的滋味。解决痛点的标准化,绝不是要消灭中国茶叶的独特风味,把有趣的茶文化包进统一制式没有灵魂的茶包里,而是在保留无限变化的同时,如何不让消费者个人承担过高的决策风险。

无论面对什么类型的消费品,消费者都不需要、也不应该充当行业专家的角色,花钱买商品,理应是一场等价交换。这一代年轻人,已经不会被过去的话术pua,他们需要更透明的标准和定价。

小罐茶提出「敢保真」战略,引入第三方公证机构,就是在尊重中国茶口味和品类多样性的同时,对每一种产品信息的真实性都做出保障,以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减少“我会不会被骗”的担忧。

不是只有品茶专家才能买到好茶,普通消费者同样也可以,听起来非常朴素的需求,却成为了杜国楹2025年给小罐茶选择的营销突破口。除了营销转变之外,关于业务布局,杜国楹在直播中透露,小罐茶即将推出茶饮料,将茶打造为更符合这个时代和消费需求的解决方案,为传统茶文化提供小罐茶的“解法”。卷上天的茶饮市场,又将迎来一位强劲的选手。

小罐茶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变化,正是基于这一代消费者的时代情绪。

这也是杜国楹一贯最擅长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