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印发《意见》着力推动治理欠薪工作
近日,甘肃省政府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欠薪源头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健全三个机制,建立两项制度,强化综合系统治理,突出共建共治共管,实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从“最先一关”到“最末一环”的全程把控,着力推动治理欠薪工作重心由“清欠”向“防欠”转变。
健全三个机制包括:一是建立成员单位双调度协调会议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商会议、专题会议等方式,协商研究全省治理欠薪重点工作,通报阶段性工作事项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和治理欠薪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机制。通过线上预警监测、项目明察暗访、委托第三方审计等方式,每季度对全省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强化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人工费用拨付、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工资保证金存储等制度机制落实力度,推动从根本上扭转年底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发频发问题。三是实行治理欠薪工作落实跟踪问效机制。通过加强工作通报、提示督办、评价问效、工作指导等措施,建立治理欠薪工作督办制度,对各部门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推进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督查督办,切实将各项措施任务落实到位,推动治理欠薪工作有措施、有力度、有实效。
建立两项制度包括:一是建立治理欠薪共建共治共管制度。建立由人社、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公安等19个部门组成的双月调度协调会议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治欠形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和治理欠薪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建立调度协调会议工作规则制度,就调度协调会议召开事项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欠薪案件处置等相关事项进行明确。二是建立双月调度协调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履职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形成人社部门牵头负责、相关成员单位履职尽责,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治欠机制,不断提升全省治理欠薪工作整体效能。
来源: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