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邱华栋携新作《空城纪》来兰,共话“新西部文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28:00    

奔流新闻讯(首席记者郑重 通讯员冯树贤)4月2日至3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携新作《空城纪》来到兰州,在西北师范大学连续举办了作品分享会、专家研讨会、作家见面会。通过三场不同形式的文学活动,共同探讨“新西部叙事”的文学创新与实践。

4月2日的首场活动中,邱华栋分享了自己从城市文学到西部叙事的创作转型。他坦言,年过五十后,新疆的童年记忆频频入梦,促使他重归西域题材创作。以友人寄赠的石榴为灵感,采用“石榴籽”结构创作《空城纪》,通过龟兹、高昌、尼雅等六大西域古城的叙事,完成了一次文学意义上的精神还乡。

4月3日上午举办的研讨会以“西域历史的文学新证”为主题,活动由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徐兆寿主持,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正茂指出,《空城纪》以文学想象激活历史记忆,为甘肃文学树立了新范式。甘肃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评论家滕飞认为《空城纪》以“凿空文学野心”激活西域文明;兰州交大文学院院长、评论家唐翰存评价这部作品是邱华栋创作的“转场之作”,是新时代写作的“西北望”;兰州城市学院朱忠元教授解析了“物象驱动”的叙事策略;西北师范大学李生滨教授从文学地理学角度,肯定作品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间的平衡;作家唐荣尧盛赞作品实现了历史小说的三重突破。青年学者们则聚焦数字意象、女性书写等话题展开讨论。

4月3日晚的西北师大师生见面会在校史馆“团小铎”思政剧场举行。甘肃省文联主席王登渤从专业角度解读了《空城纪》如何以文学缝合历史“断裂性”;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叶舟用“重”与“轻”概括阅读体验,认为作品既有史诗格局,又具诗意表达;甘肃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评论家马步升则指出邱华栋已进入“秋天写作状态”,将个人经验上升为集体记忆。徐兆寿强调了邱华栋的《空城纪》是“新西部叙事”,将学术考据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实践是全新的文学叙述样本。

面对学生提问,邱华栋强调想象力在AI时代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独有的情感共鸣。”他鼓励青年学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坚持文学创作。本场活动最后,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活动主持人杨天豪总结道,这次思想交锋不仅深化了《空城纪》的文学意义,更为“新西部叙事”开拓了可能性。

《空城纪》是邱华栋历时6年精心创作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力作,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围绕该书开展的三场活动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共青团西北师范大学委员会、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吸引了甘肃省文学界、评论界及高校师生近200人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