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忠魂 各界代表到“九·一八”残历碑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不容忘却,精神永续传承。十四年抗日战争,是血与火交织的壮烈征程,也是中华儿女用生命书写的抗争篇章。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九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道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伤疤依然警示着后人。
今天(4月4日),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各界代表来到这里,以史为基、以情为墨,举行主题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今天上午,在抗日战争的起始地辽宁沈阳,“清明时节忆忠魂 抗战精神永传承”主题铭记活动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广场庄严举行。来自沈阳的产业工人、共青团员以及少先队员等各界代表200余人,在现场共同缅怀先烈。

残历碑上醒目的日期1931年9月18日,无声诉说着往昔的伤痛与不屈的抗争。

各界代表在残历碑前神情凝重、低头默哀,缅怀先烈,纪念在14年抗日战争中罹难的中华同胞。

默哀结束后,来自沈阳各界的代表向残历碑敬献花篮,随后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员手持鲜花,怀着崇敬之情,依次走到碑前献上花束。洁白与金黄相间的花束在残历碑前有序摆放,承载着对英烈无尽的缅怀,表达着对英烈最诚挚、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大家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心声,一笔一画都凝聚着对英烈的敬仰与传承抗战精神的坚定决心,成了活动中大家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特殊见证。

在现场,青年学生、少年儿童在残历碑前以合唱、朗诵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敬仰与哀思。当《松花江上》等旋律缓缓响起,熟悉的曲调仿佛带着历史的重量,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悲壮的音符在空气中流淌,每一个音节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内,面对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一张张记录着历史的照片,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们看到的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由志愿者和中小学生共同参与演绎的多场红色情景剧,清明假期也展陈区展演,让历史从书本上的一段段文字,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走进参观者心中;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
责任编辑:赵汗青